隨著新玉米的高開入市,陳糧市場開始逐步升溫,部分深加工企業漲幅不小,但相對的波動并不大,除了降價較深的因素外,還有一點就是企業調整了自己的收購標準!與之相對的則是飼料企業,目前上漲較為明顯,畢竟迎來季節性補庫周期,加大了企業對陳糧的需求度!
目前區域化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,東北地區的糧源南下進入華北山東基本沒戲,雖說與南方銷區形成了一定的順價,但海運依舊遇冷,而近處于“風口”上的東北新玉米,自高開高走后局勢逆轉,開始呈現下滑態勢,除了上量增加之外,企業之間聯手壓制新糧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!
昨日國內玉米價格的可以用八個字概括——“陳糧止漲、新糧降價”,不少朋友私信小編提出自己的疑問,但重點主要有兩個,一是陳糧還會漲嗎?二是新糧現階段是不是建庫的良機?
對于陳糧會不會繼續上漲的問題,我們的答案是必然的,原因咱們已經不止一次地說過,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陳糧見底市場供應減少,而企業的需求明顯升溫,這點至少在新玉米大面積入市之前不會發生逆轉!
至于新糧現階段是否是建庫的良機?答案是否定的,現階段建庫好處并不多,但是風險卻呈直線上升,總結起來重要的有四點:
1、目前新糧的質量不一,甚至部分地區的種植戶出現了提前收割的局面,滿水線的糧源并不多,眾所周知大水分的糧源不利于保存,同時淀粉含量較低,看似價格有些許的優勢,但換算下來卻并不合適!
2、目前入市的糧源不多,貿易商之間互相抬價搶糧的局面頻發,無形中增加了收購成本!而短期內新糧價格難有大的突破,甚至在集中上量后大概率會掉價!
3、目前企業對新糧的收購標準較為嚴格,依照當前的基層收購價來看基本是無利可圖,而現階段就直接做庫存風險較高,有點進退兩難的意思!
4、根據新的天氣預報顯示,新一輪的臺風即將影響東北地區,更是會進一步加重對新玉米的收割和晾曬及保存難度,再加上政策的限制,今年能做中長期庫存的貿易商并不多,如果以短線庫存為主的話,利潤低風險大是肯定的!
還有一點,近減產的消息在得到大眾認可的同時,豐產的聲音也不斷出現,有統計機構認為今年的整體災情明顯輕于往年,大部分地區的玉米長勢好于去年,而重災區在南方,不過南方玉米種植面積少,對玉米的總產量影響不大,所以得出了今年是個豐收年的結論,對于該結論我們的看法是有些過于樂觀了!
支持今年玉米價格的幾大要素指的是種植成本上漲、農資上漲、飼料需求恢復、小麥價格高位震蕩及政策扶持,而抑制價格做出突破的壓力主要包括深加工企業虧損、新玉米集中入市形成量壓、全球經濟下滑美元/人民幣貶值等、所以對于新玉米集中上市期也就是十月中下旬玉米價格易跌難漲,但整體空間受限,不過從新糧的質量和數量來看,十月中下旬大概率才是建庫的良機!